八、罗马帝国的交通

城市之间的来往以及与首都的联系全靠公路网,起点是罗马广场,横越意大利,遍及各行省,以帝国的边疆为终点。如果仔细计算行程,从安东尼边墙到罗马,再接着抵达耶路撒冷,这伟大的交通系统从帝国的西北角到东南方,全长4080罗马里。(从以下旅行路线可知道各主要城市间的道路状况:(1)从安东尼边墙到约克是222罗马里(以下均简称为里);(2)到伦敦是117里;(3)到桑威治港是67里;(4)渡海到法国的滨海布洛涅是45里;(5)到兰斯是174里;(6)到里昂是330里;(7)到米兰是324里;(8)到罗马是426里;(9)到布林迪西是360里;(10)渡海到希腊的都拉斯是40里;(11)到君士坦丁堡是711里;(12)到安卡拉是283里;(13)到塔尔索是301里;(14)到安条克是141里;(15)到提尔是252里;(16)抵达耶路撒冷是168里。整个行程是4080罗马里,或是3710英里,一个罗马里相当于0.91英里。)大道的每一段都有精确的里程碑,通过这些大道可以从一个城市直通另外的城市,很少遇到天然的障碍,也不必考虑私人产业的阻隔。山岭可以凿通,遇到很宽的激流也可以架设艰险的拱桥。道路通过地形上面的制高点,可以俯瞰四周的景观。路面用沙石、水泥和大石块层层铺叠而成,到接近首都的某些路段铺着花岗岩。罗马公路是如此坚固,历经15个世纪的漫长岁月,还能发挥运输功能。遥远行省的臣民因便利的交通,也能结合在一起。但修建道路的主要目的,还是利于军团的行军和调动。罗马人已打下一片极其辽阔的国土,但除非他们可以通行无阻地运用武力和权威,否则就不算是完全的征服。为了及早获得情报,迅速传达命令,促使皇帝在整个辽阔的疆域设置正式的驿站。主要的道路每隔五六英里就有房舍,常年供养着40匹马,在轮班替换的状况下,一天很容易走上100英里。(在狄奥多西时代,恺撒里乌斯是一位高级官员,从安条克经驿站到君士坦丁堡。他在夜晚动身,第二天的傍晚到卡帕多细亚,距离是165英里,到达君士坦丁堡是第六天的中午。全程是725罗马里,或者是665英里。)经过批准拿到帝国敕令的人,可使用驿站设施和马匹。虽然创设的目的是为公家服务,有时也会迁就私人的需要,(普林尼虽然官高权重,还是感激驿站在紧急状况下为他的妻子提供马匹。)提供公民在商业和贸易上的便利。罗马帝国的海路交通在运用的方便和开放的程度上并不比陆路差,所有的行省环绕着地中海,将其包围起来;意大利的形状则像一个山岬,伸入罗马内湖(地中海)(译注:罗马人征服地中海四周的国家,奥古斯都在位期间消灭为患已久的海盗,故称地中海是罗马的内湖。)中央。虽然海岸缺乏良好的港口,但是人定胜天,克劳狄皇帝在台伯河口开凿奥斯蒂亚人工港,这是罗马最伟大的工程,海港距离首都只有16英里。船只在顺风的状况下,到西端的直布罗陀海峡只要7天,往东部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港也不过9到10天的工夫。